2012年10月25日,北京,警衛在第一看守所大門處站崗。北京公安監管場所舉行境外媒體開放日。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20余個國家的40余名媒體記者應邀參觀了北京市第一、第二看守所。[CFP]
對于多數人來說,看守所是一個有些神秘的地方。那么,看守所到底什么樣?在押的嫌疑人在里面是如何生活的?25日,北京公安監管部門舉行監所開放日,包括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記者在內的40余名中外記者,有機會走進看守所,實地探秘灰色高墻內的世界。
北京市第一看守所,坐落于北京市朝陽區豆各莊,是北京市最大的犯罪嫌疑人的臨時羈押場所。五米多高的灰色高墻和鐵絲網,把看守所和外面的世界隔離開。
進入看守所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開闊的水泥大院,雖然窗戶裝了鐵欄,但和煦的陽光和寬闊的綠色草坪,讓人感受并不冰冷。
出于保護個人隱私的原因,記者沒有被獲準采訪犯罪嫌疑人。但看守所內大多數空間都對中外記者開放,可以自由拍照和參觀。記者們對看守所內的生活非常好奇,接連向監管人員發問。在看守所的訊問室,記者發現,這里設有護欄,而嫌疑人和辦案人員的座位則分設兩邊。看守所工作人員王葉警官解釋說: “詢問室設有護欄,犯罪嫌疑人和預審人員是通過兩個門,不同的門進入,避免了任何的身體接觸,這樣可以避免刑訊逼供。還設有攝像頭,對訊問過程進行全程的錄音錄像,我們的信號會直接發送到看守所的監控中心,還有一路被發送到督查部門。”
據介紹,為了保障對看守所的執法監督,看守所內設有檢察機關派駐的檢察室。在第一看守所內,共有五位檢察官對監所管理工作進行全天候的檢察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通報督導,以杜絕警員違法違紀。在檢察監控室內,一位正在看監控屏幕的張檢察官告訴記者:“看守所所有的執法區域我們都能看到,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是法律監督,監督他的執法行為是否規范,收押、日常監管隨時監控,看他們是否規范。”
除了駐所檢察官,北京公安部門還特別聘請了92名監督員對監所進行監督。中國公安部監督局局長趙春光介紹說,特邀監督員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加強對看守所的執法監督。“全面建立特邀監督員巡查監督看守所制度,特邀監督員可以在工作期間采取不事先告知的方式,對監管場所履行職責,執法管理等職責進行監督。”
監室是被羈押人員的主要生活場所。第一看守所的監室每個房間設有五個床位,房間里不僅有空調、電扇,還有電視和收音機。靠近監室的大門的墻上有一個帶按鈕的白色裝置。據介紹,一旦在押人員受到同監室其他在押人員的毆打或威脅時可以按這個報警器,管教民警會第一時間到現場查看并制止。趙春光介紹說,這只是一系列預防措施之一。“大力打擊和防范牢頭獄霸,在每個監室設置報警裝置,在押人員被侵犯能及時報警,實行在押人員出看守所時談話,跟蹤觀察訪談制度,了解看守所有無牢頭獄霸等行為,落實主管協管民警管理責任制,對因管理松懈發生牢頭獄霸導致在押人員死亡重傷的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一般情況下,犯罪嫌疑人在收監以后,可能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攻擊性行為的可能性也會增加。為了對他們進行及時心理安撫,看守所內設有心理咨詢室,還設置了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心理治療沙盤,幫助他們進行情緒疏導。在看守所內工作了20多年的王管教介紹說,看守所有6名具有心理咨詢師資質的民警,對被監管人員實行心理干預。“嫌疑人入監24小時管教必須找他談話,每月都得談話,有什么情況要找我們也可以,可以幫他解決一些思想問題。我們的管教也對他進行心理疏導,我們的管教基本上都有心理咨詢資質。如果需要的話我們也會外請更專業的心理醫生。”
從2009年開始,中國部分看守所定期對社會開放。趙春光局長對記者們表示,公安部門正采取各種有效措施,讓公安監管執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中國公安監管部門把保障被監管人員合法權益作為公安監管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監管場所文明規范執法水平。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監督,公開引領信任、透明消除猜疑,溝通創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