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有近700首詩詞,這些詩詞,或烘托氣氛,或交代背景,或闡釋道理,都是小說情節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
據孫悟空透露,唐僧平時還是喜歡喝一點小酒的,當然是葡萄做的素酒。素酒到底是什么酒?如果不了解中文詞匯的含義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怎么能準確地翻譯給外國讀者呢? 閱讀全文 >
中國古代小說中,很多兵器已經與人物形象融為一體,不可或缺。我們很難想象手持一對板斧或者舉著一根狼牙棒的關公會是什么樣子;如意金箍棒與孫悟空,九齒釘鈀與豬八戒,更是堪稱經典絕配。 閱讀全文 >
評書詞話,取材于民間故事,吸收了老百姓的語言、智慧和想象,是章回小說的源頭,也是文化基因的活標本。《西游記》與說書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用心傾聽,仔細品味,就能感受到中華文化靜水流深,文脈躍動。 閱讀全文 >
毛澤東博覽群書,對《西游記》的故事情節了如指掌,講話談話時信手拈來。翻譯他老人家的著作,字詞轉換相對容易,最難的就是風格的再現。 閱讀全文 >
對于任何一位譯者來說,《西游記》中人物名字的翻譯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神、仙、妖、魔、鬼、怪的名字千奇百怪,光怪陸離,翻譯成英文雖然有難度,但也有很大的發揮想象力的空間。 閱讀全文 >
讀《西游記》,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方言俚語,如果只是看熱鬧,一帶而過,明白大概意思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從事翻譯或者學習漢語文學經典的英譯,那么,對任何一個詞匯都不能輕易放過。 閱讀全文 >
唐僧師徒西行,還未到西天,就得到了一部真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詹納爾教授用最為簡單的英語還原了經文的本意,除了梵文音譯,所用單詞不超出中學生的詞匯范圍。這種化繁為簡返璞歸真的功力,看似簡單,實踐起來卻殊為不易。 閱讀全文 >
孫悟空打死的六耳獼猴不是別人,正是另一個自己。悟空除掉了六耳獼猴,也除去了自己的二心。畢竟,與取經這項崇高的事業比起來,個人之間的小矛盾根本不值一提。 閱讀全文 >
《西游記》中太上老君似乎是一個社會活動很多的活躍人物,又是講道,又是煉丹,還要幫助玉皇大帝捉拿大鬧天宮的孫悟空,與清靜無為的“道祖”形象相去甚遠。 閱讀全文 >
錢鐘書先生博覽群書,對《西游記》更是情有獨鐘,反復讀過十幾遍。在《管錐編》中引用《西游記》的內容達五十多處,《錢鐘書手稿集》中亦屢見稱述,可見他對這部作品的關注和熟悉程度。 閱讀全文 >
《西游記》中,孫悟空一出山,就除掉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賊,緊接著,又在觀音菩薩的安排下戴上了金箍,心猿受到約束,走上了正途,從這一刻起,他實際上已經開悟。 閱讀全文 >
《西游記》人物中,豬八戒最接地氣。他堅定地跟隨唐僧西行,但在危險面前也會恐懼退縮;既想功德圓滿修成正果,又貪戀人間酒色財氣;飯量大心更大,天塌下來也能照吃照睡;說話幽默風趣,偶爾還能咬文嚼字。 閱讀全文 >
《西游記》小說成書于明代中葉,在此之前,玄奘取經的傳說已經流傳了數百年。經過多少代說書人添枝加葉,又吸收了儒家的正統思想和道家的玄幻觀念,讓這個原本是佛教的故事,具有了儒家的底色和道家的背景。 閱讀全文 >
今天,更多的人是通過《西游記》知道玄奘的故事,真實的歷史與虛構的神話重疊在一起,已經模糊了他的形象。現在,就讓我們揭開這層面紗,懷著崇敬之心,回看歷史上真實的玄奘。 閱讀全文 >
中國和印度兩個文明古國,各有一個神猴,中國的孫悟空和印度的哈努曼。在他們身上,寄托著人類最為浪漫的想象和最為珍貴的品質,那就是聰明、忠誠和勇敢。 閱讀全文 >
我們常說,人都有父母,誰也不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可孫悟空還就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這個角色的原型是本土妖精無支祁,還是印度神猴哈努曼?對于這個問題,前輩大學者已有研究。 閱讀全文 >
翻譯難,翻譯經典更難,把經典翻譯成經典難上加難。幸虧有余國藩教授和詹納爾教授這樣跨越兩種語言和文化、又能苦心孤詣矢志不渝的翻譯家,《西游記》才能“游”出中國, “游”向世界。 閱讀全文 >